聯系人:行政部
座機:029-85233571
郵箱:whkjkf@163.com
地址:西安市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飛天路588號北航科技園2號樓E座
2025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聚焦
“立體園林建筑再進化”
2025年5月16日上午9時,第二十一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海南)低碳韌性城鄉科技博覽會在海口國際會展中心二層宴會廳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主辦,以“低碳韌性城鄉”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及行業精英共千余人參會,共同探討綠色建筑與城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路徑。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顧剛在致辭中表示,海南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積極探索低碳城市建設新模式。他強調:“海南將依托政策創新和技術突破,加快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推動城鄉建設向低碳化、智能化轉型,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海南智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曹金彪在發言中指出,城鄉建設領域是我國碳排放的重要來源,約占全國總量的40%。他呼吁:“必須加快行業綠色轉型,通過科技創新、標準完善和國際合作,推動建筑節能、綠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打造更具韌性的低碳城鄉。”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發表了題為《立體園林建筑再進化》的主題演講。他提出,未來的建筑應突破傳統模式,向“立體園林化”發展,通過垂直綠化、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和智能能源管理,構建“碳中和”微型生態系統。
仇保興院士以新加坡“濱海盛景”、深圳“垂直森林”等國內外典型案例,展示了立體園林建筑在節能減排、改善微氣候和提升人居環境方面的巨大潛力。他強調:“未來的城市建筑不僅是居住空間,更應成為生態修復的一部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立體園林建筑,又稱第四代住宅、城市森林花園住宅,是一種將空中花園與現代建筑相結合,融合綠色、健康、空中園林的新型綠色生態住宅形式。具有空間利用高效、空間利用高效、居住體驗舒適、促進鄰里交流的特點與優勢;
立體園林建筑的創新與發展具體的實施可通過前期調研與規劃、方案優化、技術研發與應用、施工建設與質量控制、運營管理與維護等方式實現。融入創新理念,設計出具有特色的立體園林建筑方案,包括空中花園、垂直綠化、共享空間等元素的具體形式和位置。研究適合立體環境的植物品種篩選、種植技術,以及智能灌溉、病蟲害防治等養護技術。
立體園林建筑的創新與發展在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空間利用問題、居住環境問題、社會問題都有重要作用。通過大量的垂直綠化和空中花園,不僅增加了城市的綠化面積,而且有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調節城市氣候。為鳥類、昆蟲等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促進了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發展。通過立體綠化和空間設計,增加了綠化空間和使用面積,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植被能有效降低外界噪聲對居民生活的干擾,營造安靜的居住環境。作為一種創新的建筑形式,立體園林建筑展現了城市的現代化和生態化,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和知名度。
立體園林建筑的創新與發展對未來城市空間規劃方面、生態規劃方面、交通規劃方面、功能規劃方面、景觀規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在建筑上設置空中花園、垂直綠化等,將綠化融入城市建筑,增加城市綠量,使城市空間更具層次感和生態性。立體園林建筑的立體街巷、空中連廊等設計,會形成新的交通流線,實現人車分流,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便利性。獨特的建筑造型和綠化景觀,成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城市的天際線和街景,提升了城市的整體美感和品質,增強城市的辨識度和文化內涵。
立體園林建筑的創新與發展對改善城市微氣候有重要成果,調節空氣濕度、改善空氣質量、降低風速與防風。通過大面積的植被覆蓋,植物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輻射熱量,降低建筑表面和周圍環境溫度。同時,植被還能阻擋陽光直射地面和建筑墻體,減少熱量吸收。在冬季,能減少寒風對建筑物和行人的侵襲,降低熱量散失;在夏季,又能使微風在建筑周圍形成舒適的氣流,促進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