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行政部
座機:029-85233571
郵箱:whkjkf@163.com
地址:西安市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飛天路588號北航科技園2號樓E座
一、園林生態的康養價值重塑:
1. 五感療愈與生態技術融合
科學驗證的療愈場景:參考蘆山縣“川西藥谷·禾茂田園”的康養體驗區設計,通過薰衣草、鼠尾草等紫色系植物降低游客血壓,結合溪流水聲與鳥類棲息地營造(如會理仙人湖的生態濕地),形成多感官協同療愈環境。
微氣候調控技術:平谷區通過林下種植牡丹、芍藥構建“樹上桃、林下藥”的立體結構,降低地表溫度2-3℃,為晨練、冥想等活動提供舒適環境。
2.文化IP的深度植入
中醫理論可視化:靈臺縣皇甫謐文化園將針灸鼻祖皇甫謐的醫學思想轉化為“五行藥田”“經絡步道”等景觀,游客可沿足少陽膽經走向的路徑漫步,兩側種植柴胡、黃芩等疏肝利膽藥材。
節氣養生活化:米易縣通過“端午藥膳宴”“冬至膏方節”等節氣活動,將二十四節氣養生智慧融入園區運營,提升復游率。
二、醫藥植物生態系統的差異化構建:
1. 道地藥材與生態種植
林藥復合模式:平谷區推廣“桑枝食用菌-蠶沙有機肥-桑園循環”體系,實現桑葉茶、桑椹酵素等高附加值產品開發,游客可參與采桑制茶體驗。
退耕還林銜接:米易縣在8.35萬畝退耕林地種植續斷、柴胡,既鞏固生態成果,又形成“梯田藥海”景觀,帶動攝影打卡與研學旅游。
2.全周期健康干預
分齡分區設計:北戴河“康養村落”針對老年群體設置“五味藥田”(酸苦甘辛咸對應五臟),種植山楂、黃精等兼具觀賞與藥 用的植物,配套藥浴、足療服務。
兒童自然教育:蒙山縣在中草藥示范園開辟“百草認知園”,兒童可通過觸摸綿毛水蘇、嗅聞薄荷等互動學習中醫藥知識。
三、三產融合的產業鏈創新實踐
1. 一產:聯農帶農的可持續種植
“三保”訂單模式:蒙山縣福垌村通過“公司+合作社+黨支部”保障砂仁種植戶每畝增收1000元,同時為園區提供穩定原料。
GAP認證賦能:蘆山縣建立120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蒲公英茶等產品通過有機認證,溢價率達30%。
2. 二產:科技驅動的產品開發
藥食同源創新:平谷區開發牡丹食用油、桑椹文武膏等產品,形成“藥 用+美妝+食品”矩陣;米易縣注冊“糃·味道”品牌,推出中藥材養生零食。智能化生產:深圳朗歐醫藥集團在蒙山建設智能化飲片車間,游客可通過玻璃廊道觀摩中藥現代化加工流程。
3. 三產:體驗式消費生態
“住診療”一體化:北戴河吾善康養中心提供226張床位,整合遠程醫療、藥膳食療、理療服務,入住率達85%。
文旅線路聯動:新邵縣將岳坪峰藥王文化、長壽村神泉等串聯成“養元之旅”線路,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靈臺縣與崆峒山景區合作推出“針灸朝圣游”。
四、政策建議與實施保障:
土地政策創新:推廣平谷區“林權流轉+藥材種植”模式,允許公益林下發展生態種植。
跨區域協同:借鑒北戴河與京津民政局的合作,建立客源互送機制。
數字化基建:部署會理仙人湖式的智能導覽系統,結合AR展示藥材生長過程。
發展前景
通過系統性思維打造康養文旅景觀是在倡導固碳建設零碳園區的生態經濟體,把園林景觀產業、林下經濟、中醫藥產業、康養產業、文旅產業鏈作為有條件地方產業發展幫扶應用數字工具做強做大的優質產業必定能做出一條科技創新的發展之路。